不负韶华,做“六有”大学生
——信息学院本科1806班主题班会(1)
2018年8月23日,星期四,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1806班开展了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班会在班主任王百宗老师的主持下召开。
班会包括三项主要议程。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科大重要讲话精神;二、介绍发展党员流程;三、争做“六有”大学生的相关教育。
王老师首先介绍了习近平在2016年4月26日来我校考查讲话和随后学校组织学习讲话精神的情况,介绍了讲话对学校的意义和对我校工作的促进。我校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近些年的科技创新成果得到了肯定。随后王老师以墨子号这一大国重器为例,介绍了我校在量子通信等尖端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并以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激励我们要勇于创新。
随后王老师着重介绍了“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理论自信来自于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制度自信来源于我们的制度从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满足人民的需求。而最重要、最根本的文化自信则来自于每一个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王老师指出,在当今环境下大学生面临很多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大学时代作为一个人价值观定形的时代,抵御住这种冲击并走向正确的道路是我们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
会议第二项议程中王老师向同学们进行了初步的入党宣讲。自从共产党执政以来,中国的局面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开启了一段珍贵的稳定繁荣年代。王老师殷切希望并倡议同学们积极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同学们对倡议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王老师播放了关于入党流程的视频,该视频以动画形式讲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所需经历的流程。同学们观看时全神贯注,对入党的高标准严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班会的最后,王老师对六有大学生应具有的品质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了解读。
首先是有理想,有追求。
理想和追求决定了一个人的奋斗方向和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也决定了在逆境中他能否坚定地向目标前行。有崇高的理想和目标,便能克服困难取得卓越的成就。我们来到新的陌生的环境,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有追求,尽快克服陌生感带来的困难,适应学习环境。
其次是有担当,有作为。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追求理想的路上如果没有担当作为,那么再美好的理想也是泡影。王老师鼓励同学们一定要继承科大人的优秀传统,比同龄人有更大的担当。
王老师强调,学习是自己的事,是大学阶段的首要任务,评价大学生有作为的首要依据就是看他是否学有所成。同时大学阶段也是塑造人格和价值观的阶段,积极从学习生活中领悟经验教训,调整学习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价值观。
最后是有品质,有修养。
勿以善小而不为,王老师教导我们从细微的地方做起,例如遵守寝室制度,从而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积极影响。这种行为同时还能激发自身潜能,通过榜样作用带动周围的同学。同时有品质也是对一个人在道德层面上的高要求。有品质有修养是成就大事的基础,也是将自己所学应用在使社会进步的方向的保障。
王老师激励同学们要通过不断地修行提高自我,从而在梦实现的进程中更进一步,不负韶华。
为了强化同学们对“六有”品质的印象,王老师请同学们讲述了对上述品质的理解和看法。王毅龙同学回答了他对理想认识的转变。他曾将“做一名好人”作为自己的理想,但现在认识到做几件好事容易,一直做好事很难,从而意识到远大理想实现的路途注定艰难。王老师激励这名同学:“好人”这一评价代表着他人的认可。
作恶,爱心慈善,依靠自己的努力使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都可以称之为“好事”。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时要从整体上看问题,如果这个人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他有微小的过错瑕不掩瑜,不能因此否定他是一个好人。同学们有此了更深刻的理解。
王老师随后嘱托同学们: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深厚的传统,校风严谨务实,适合潜心学习;同时学校的评价体系也鼓励大家积极参加科研创新类竞赛。希望同学们能利用好学校条件,能够做到心理沉静,思维严谨,敢于创新,不负韶华。
班会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结束。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建立了对习近平讲话精神的初步认知和对六有大学生要求的理解,了解熟悉了入党流程,收获颇丰。
信息学院本科1806班团支部
文/于孟白 图/于孟白